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czj739 的博客

 
 
 

日志

 
 
 
 

高二物理科学情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7-10-29 19:46:3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通过对文理科分班后历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及近两个月学生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及表现情况和课后练习的做答情况,也与部分学生对学业方面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1.学习基础普遍差,学习困难重重,对学习只能疲于应付,相当部分学生抄作业。

2.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

1)听课比较被动,没有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一味等着老师灌输,还有些同学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开小差。

2)对许多知识没有深入理解,靠机械记忆,不注重受力分析与过程分析,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不善于归纳总结,学习上没有计划。

3)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课堂上很少提问,课后很少向老师请教,也不与同学沟通交流,以致导致问题积压,时间久了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4)审题不仔细,做题不规范,练习没有保质保量完成,以致练习量偏少,达不到训练的要求,也忽视了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思维方式的训练。

5)没有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相关简图的习惯,而对于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降低解题的难度。

3.学习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1)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力不足,不能根据题目建立物理情景,根据受力情况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非平面受力存在较大问题。

2)实难能力及观察能力不足。

3)应用数学工具解题能力不足,计算能力不够,特别是字母运算问题较大。

4)分析归纳能力不足,不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类总结,综合运算能力较差。

4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学习的学生少。

5.物理学习难度大,很多学生心存厌学和畏惧心理,特别是女生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以致不愿主动补救和补习。

6大部分学生缺少自我约束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对题目的理解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清晰分析题干,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也搞不清楚该题考查的是哪部分知识。

8学生的忘性较大,许多印象不深的知识长久不用就会忘记,导致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降。

二、教学建议:

1、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相应调整教学难度及广度,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及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的挖掘和处理。精心研究学习难点和重点,让学生多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针对普遍做题量较小的缺点,多做一些基础的课堂练习,使他们能开阔眼界,知道自己的不足。

2、加强学法指导,突出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如何让学生能自己去动手完成该做的练习,强迫大多数学生动起来,包括动手和动脑,改变以往那种只有教师和少部分学生交流学习的情况。

3.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了解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顺应新知识更新认识结构。

4.加强直观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学好物理。

5.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能力

改进课堂教学,设法创造思维情景,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和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

6.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思维模式提供了解题方法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

7.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标高与不同难度的练习,这样各层次的同学都学得起劲,都能获得较大的进步,同时避免了部分同学跟不上而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学习。

  评论这张
 
阅读(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